【当前独家】无线充电,又行了?

首页 > 资讯 > 正文
2023-06-05 06:29:11

来源:投资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适用于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无线充电设备、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含摩托车)无线充电设备,该规定将于 2024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条:移动、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100 -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 频段,且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 80W,工作频率等相关技术参数应当满足《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技术要求》。


(资料图)

这就意味着包括智能手机、移动电源、家用无线充电器、车载无线充电器在内的这些产品,无线充电功率放开到80W,比起之前快了不少。

那为什么要说放开呢?这事还得追溯到2021年2月,当时工信部在《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自 2022 年 1 月 1 日所有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额定传输功率要求小于 50W。

从2022年开始的50W无线充电限制终于松动了,但是厂商和消费者都开心不起来。

1、无线充电的终端应用

如果你没有长期使用过无线充电,那么就很难体会到这项技术的便利。

与传统的有线充电不同,无线充电不受线材的束缚,只需要轻轻一放,就能开启手机的电量补给,整个过程就像我们在地铁上刷交通卡,在商场购物时刷信用卡,不必费事掏出钱包,而是用集成NFC的手机来完成这两件事。

而这项接近于无感的技术,最早起源于尼古拉·特斯拉在19世纪末所设想的无线电力传输,在经过100多年的技术发展后,飞入寻常百姓家,搭载于中高端手机之上。

2009年CES大会,世界上*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Palm Pre登场,功率只有5W左右,但这种新颖的充电方式立刻吸引了CES上所有媒体的目光。

而在Palm发布前,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就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了,2008年12月,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成立,2010年7月,WPC推出磁感应标准「Qi」,制定了 5W 或更小的移动终端的标准。

2011年8月,日本运营商NTTDocomo联合夏普发布了SH-13C,这是世界上*款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的手机,自此,手机无线充电开始逐渐向各品牌普及。

2012年10月,Google推出Nexus4, 2012年11月,诺基亚旗舰Lumia 920横空出世,两家知名大厂接连发力无线充电,也让大量普通消费者接触到了这项新潮技术。

当然,Qi标准无线充电的*功臣还得属三星和苹果,三星在2015年的Galaxy S6系列中引入无线充电,苹果在2017年的iPhone 8系列和iPhone X中首发搭载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成为了市场TOP3中两家厂商中高端手机的标配。

至于国产手机的无线充电,其实也没来得太晚,2017年11月26日,金立在深圳举行了2017年冬季产品发布会,其中金立M7 Plus采用了是Qi无线充电标准,功率达到10W,是国产*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

而2018年初的小米MIX 2S,正式掀开了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搭载无线充电的热潮,在短短两三年时间中,大量国产旗舰手机争先恐后地把无线充电作为重要卖点之一,并向着更高功率进发。

2019年9月发售的小米9 Pro已经用上了30W无线充电,2020年8月发布的小米10*纪念版搭载了50W的无线充电,对比同期苹果的7.5W和三星的15W,此时起步较晚的国产手机在无线充电方面反而形成了碾压之势。

所谓好事多磨,国产手机在无线充电技术上的内卷,刚刚拉开帷幕,却迅速迎来了谢幕。

2、猝不及防的限制

之前将近10年,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从5W如龟速般缓慢爬升至15W,但在2020年前后,无线充电功率迅速升至30W乃至50W,这不得不归功于国产技术上的内卷,一家厂商做出了一个卖点,那么其他厂商为了不在宣传中陷入劣势,就要在这一项参数上反超。

内卷竞争体现最明显的是有线充电,如今主流国产手机均已量产支持200W以上的充电功率,相较于苹果和三星的20W左右的充电功率,翻了10倍有余,若没有内卷,恐怕我们今天还在忍受一个多小时的充电时间。

2021年的国产手机厂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高功率无线充电产品,在这项技术上研发最卖力的小米,已经拿出了支持67W无线充电的小米11 Pro和小米11 Ultra,以及适配的80W无线充电器,支持100W无线充电的MIX 4也已蓄势待发。

谁知工信部的一纸新规下来,所有准备飙无线充电功率的厂商都被浇了一盆冷水,已经发布或在售的手机不受影响,但是2022年之后发售的无线充电手机,都不能突破50W的限制,刚开始热闹起来的无线充电市场转瞬就冷清了起来。

这种影响波及到的不止是那些已经公布支持高功率无线充电的手机厂商,还有那些已经预研却来不及拿出手的厂商,例如荣耀,2022年2月在MWC上正式发布了旗舰Magic 4系列,其中Magic 4 Pro支持100W无线充电,但国内版本最终砍至50W,很多人甚至都不了解这款同样支持百瓦无线充的手机。

这次限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国产厂商不再着重宣传无线充电了,反正大家都是50W,充电速度都差不多,没有了竞争意识也没有内卷,隐隐有了摆烂的趋势,以各家手机品牌+无线充电的关键词在电商平台中搜索,会发现这些产品一般都是两三年前推出的旧款,部分厂商甚至官网都下架了无线充电器,仅在第三方平台有售。

这时候不妨简单打个比方,倘若2021年对有线充电功率也做了对应的限制,限制在当时最高的120W之下,那么如今国产手机在有线充电这项技术上还会继续大规模投入吗?还有如今更加繁荣的有线充电生态吗?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丰富的生态也需要厂商的持续竞争,而50W的限制推行后,手机高功率无线充电因此陷入沉寂,厂商少了卖点,消费者没体验更好的无线充电,是一个双输局面。

3、无线充电的国产机遇

再次寻找当初工信部给出限制的原因时,官方并没有给出解释,只是有人谈到了电磁感应对于无线射频的影响,但具体有什么负面影响,没有人可以给出合理的回答。

而把标准放宽到80W,看似手机无线充电又能变快不少,但这个两年前就轻松实现的功率,要到2024年9月之后才能再次用上,实在让大家提不起多少兴趣。

不过,这对于国内几家专注于无线充电的半导体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当标准放宽之后,手机厂商必然会对硬件和充电外设进行迭代升级,此时对无线充电芯片的相关需求会再次旺盛,虽然很难回到2021年初的盛况,但其中的商机依然广阔。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唯二支持百瓦无线充电的手机厂商——小米和荣耀,他们俩虽然同为百瓦,却是来自两个不同企业的充电方案。

小米MIX4的拆机显示,其搭载了来自伏达的NU1651无线充电芯片,100W无线充电器则采用了伏达半导体NU1513的主控芯片,还用到了南芯的同步升降压控制器SC8701。

而荣耀Magic 4 Pro,则搭载了美芯晟的MT5785无线充电芯片,其无线充电器大概率使用的也是美芯晟的主控芯片。

有意思的是,伏达半导体、美芯晟和南芯,也正是目前无线充电行业中发展较快的几个国产企业。

正如早期的手机无线充电被诺基亚、三星和苹果等国外手机厂商所把持一样,过去无线充电芯片方案提供商主要为瑞萨、意法、恩智浦、博通等国际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在市场中拥有较强话语权,

而随着近几年国产手机在无线充电领域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研无线充电方案的国内企业,主要包括伏达半导体、易冲无线、南芯科技、美芯晟、英集芯、卓芯微、劲芯微、贝兰德、智融、沁恒、维普、芯海科技等,它们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已在无线充电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有行业人士指出,伏达半导体的无线方案行业*,易冲无线在有线充电方案方面优势明显,能带动有线/无线方案打包上车,而南芯科技研发投入大,产品线更多,至于美芯晟更是被称为“无线充电*股”,在技术和市场上都具备不小的优势。

如今工信部放宽标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车载无线充电如火如荼的当下,无线充电领域的国内企业势必有一轮新的发展,如果能借此机会辐射向国外市场,未尝没有机会与瑞萨意法这样的老牌企业一战。

毕竟,像苹果这样的国外厂商还沉浸在15W“超速充电”的美梦当中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行业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标签:

THE END

相关热点

6月20日,资本邦了解到,一改上周的强势走势,今日,新东方在线(01797 HK)及新东方(09901 HK)H股股价均下跌。截至港股收盘,新东方在线跌32
2022-06-20 17:29:10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