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降息”如期而至,新一轮“降息”周期或已开启-每日快看

首页 > 焦点 > 正文
2023-06-15 15:20:12

来源:银柿财经

6月15日新一期中期借贷便利(MLF)续作,市场如期等来了“降息”的消息。

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65%,此前为2.75%,结束了连续九个月的“按兵不动”。同时,本月实现MLF净投放370亿元,为连续第7个月加量续作。


(相关资料图)

两天前(6月13日),由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OMO)与常备借贷便利利率(SLF)在一日内接连下调,加上国家发改委于同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中表示将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直接将“降息”预期拉满。

尽管距离“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这样完整的“降息”过程尚有一步之遥,但市场普遍预计,随着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的展开,LPR降息约束已减轻,本月20日的LPR利率大概率会以非对称方式下调。

那么,作为2023年内的首次“降息”,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降息的必要性

事实上,近期多项宏观数据不及预期,以及央行行长易纲在上海调研时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已经引发了市场对于“降息”的猜想。

而央行在6月13日先后下调了OMO与SLF,则直接点燃了市场对MLF和贷款基础利率(LPR)“降息”的期待。

不过这样的调整方式其实并不常见。一般来说,央行很少在调整一年期利率之前调整短期利率。回顾2022年两次SLF利率调整,不仅与MLF降幅一致,调整日期也相同。

像此次这样SLF利率调整早于当月MLF操作日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20年4月。彼时,央行在MLF操作日前5天就将全品种SLF利率各下调了30BP,5日后MLF利率也较之前下降了20BP。

但是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此时加快“降息”行动确有一定的紧迫性。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经济动能持续走弱一般是构成“降息”的重要条件之一。从经济增长来看,PMI作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在一季度超预期走强后,4月以来急转直下。4月全国制造业PMI为49.2%,5月进一步下降至48.8%。

出口增速也大幅低于预期。海关总署6月7日公布的数据称,以美元计,5月出口同比下降7.5%,时隔两个月再次转负。

而从过往经验来看,一旦PMI连续跌破50%的荣枯线,且出口同比增速降至-5%以下,货币政策和地产政策都可能出现松动。比如2022年四季度,在PMI和出口双双走弱后,“金融16条”和央行降准便接踵而来。

此外,今年以来CPI持续在低位震荡,PPI持续为负,而这两项指标的持续走弱也与宏观经济景气持续下行有关。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0.2%,PPI同比下降4.6%。分析认为,受基数效应影响,6月与7月仍存在继续走弱的风险,因此在没有通胀掣肘的背景下,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合理性。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疲软对内需产生了影响较大,为提振有效需求,调整政策利率仍有必要。克而瑞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853.6亿元,环比降低14.3%,这也是近年来5月单月业绩首次出现环比下滑。

从外部环境来看,目前也是一个合适的“降息”时机。在累计加息500个基点后,美联储于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2点给加息周期按下了暂停键,这也为国内降息提供了窗口。并且从中国央行2022的“降息”操作来看,也选择了美联储利率未做调整的8月。

再加上随着新一轮银行存款利率调整的展开,MLF+LPR的“降息”约束已经减轻,也为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释放了空间。

6月8日,六大国有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旨在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6月12日,包括招商银行(600036.SH)中信银行(601998.SH)在内的11家股份制银行跟进下调。据了解,包括青岛银行(002948.SZ)在内的部分城商行也将加速跟进。

“降息”对市场影响几何?

高瑞东认为,从结果来看,“降息”落地将对企业与居民端信贷修复均是利好。企业端,“降息”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信贷需求;居民端,“降息”则可以改善居民预期,进一步刺激居民的中长期信贷需求。

事实上,在基数效应以及需求疲弱影响下,近两月社融数据一直不太乐观。在经过4月环比大幅回落后,最新出炉的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也依旧偏弱,因此,通过“降息”来激发有效融资需求十分必要。

不仅如此,高瑞东还认为,从理论上讲,“降息”对股票市场也将形成利好。

高瑞东认为,“降息”可以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同时低利率环境还可以刺激公司投资和市场活动,改善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内会对股市产生提振效应。但从中长期来看,“降息”对股市的影响,还是取决于“降息”落地后,实体经济景气的改善程度。

截至6月15日上午收盘,对政策与经济反应敏感的创业板指数上涨了1.55%。

此外,降息也将对债券市场形成利好。高瑞东认为,调降政策利率,可以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从而打开国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

事实上,在政策预期升温之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开启了一波下行。截至6月14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651%,创下了自去年9月以来的新低。

国海证券研究所固收团队认为,随着“连续降息”的预期升温,10Y利率有可能突破2022年8月2.58%的前低。

天风证券固收团队在对比参考了2010年以来仅有的两次6月降息的2012和2015年,以及2022年两次降息后的债市走势后发现,利率一般都会先下后上,降息政策落地会带来总体利率下行,10年国债利率下行10-15BP,时间维度在一周左右,随后有所反弹,反弹的高度取决于债券市场交易重心和资金面是否发生变化。

不过天风证券认为,最为关键的还是货币以外的增量政策,这也是债市交易重心所在。2022年8月降息之后,拐点之所以出现在是8月18日,是因为国常会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中,第一次出现财政增量,与此同时,对于市场关切的地产问题,政策端也明确在着手加以应对。

标签:

THE END

相关热点

6月20日,资本邦了解到,一改上周的强势走势,今日,新东方在线(01797 HK)及新东方(09901 HK)H股股价均下跌。截至港股收盘,新东方在线跌32
2022-06-20 17:29:10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